狗狗要去鞭虫么?
要,必须打! 作为曾经在宠物医院工作过的我来说,见过太多因为寄生虫而导致的悲剧了。 先放一个惊悚的链接: 这是某医院前三个月手术台上的小狗,全部都是因为绦虫引发的胃肠道阻塞,呕吐拉稀。一个月以后,这些可怜的小家伙基本上都由于营养缺乏和严重脱水的缘故夭折了…… 说到绦虫,恐怕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种寄生虫了。成虫长在消化道里,以消化道里的黏液为食,边吃便拉,体表的皮瓣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,虫子照样活的自在。
但最让人恼火的是它那密密麻麻的幼虫——绦虫卵能够在各种媒介中存活下来并发育成幼虫阶段,当它们进入消化道后,会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面,四处游走,寻找出口。 如果此时有虫子碰到牙齿或者骨头,它会卷曲起来以防损伤。如果碰到胃酸等分泌物,它可以改变体内蛋白的成分,形成一层保护膜,继续存活。
等到胃液稀释后,它又恢复了活动能力,沿着消化系统蠕动向前,如果此时恰好碰到一根蛔目,它会迅速地钻进去躲避,等到虫体转动时再迅速转移到别处。如此这般,当它到达消化道入口时,已经具备攻击性了,所以此时千万不要自己给狗清理肠道,以免被咬一口! 对于人而言,绦虫病表现为慢性腹泻、消化不良,严重的会有贫血、乏力、头晕等症状;而对于动物来说,长期绦虫感染会引起消瘦、营养不良和发育迟缓。
对于体内外寄生虫,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阿苯达唑、甲硝唑等,这些药物毒性较低且疗效较好,但是使用不当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和毒副作用,所以建议各位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用药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鞭虫病是一种主要影响狗狗的寄生虫病。这种肠道寄生虫影响幼犬时可造成发育迟缓和永久性生长不良,而且无论狗狗年龄大小,只要肠道内有较大的寄生虫数,都将导致慢性肠道紊乱。严重感染病例并不常见。这种寄生虫在温带地区比在热带地区更为普遍。动物常常同时感染鞭虫和其它肠道寄生虫,如蛔虫、钩虫或绦虫。
患病征兆
轻微的鞭虫感染并不一定会引起任何可察觉的症状,最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非出血性慢性腹泻。长期腹泻(即便很轻微)最终会导致体重减轻和一般身体状况变差。当患有其他肠道疾病时,上述疾病症状会加重。在犬类,幼犬比成犬更易患上严重的鞭虫病,由于其它共有的寄生虫,或者由于同时存在其它的肠道问题(如沙门氏菌感染),病情会更严重。幼犬患病时,其特征症状是幼年发育不良。
诊断
当症状提示有可能患上鞭虫病时,通过常规显微镜诊断检查粪便就可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。但是,这种寄生虫在患病动物的粪便中排泄时并不稳定,因此即使动物实际上患有鞭虫病,从某些粪便样本中也检测不到虫卵。因此,如果怀疑患有鞭虫病,最好是至少连续3天检查粪便样本。其它检查(如血液检测)通常并非必需。如果动物患有严重的病例,并有血液丢失,则血液样本可能显示有贫血,且动物的消化道内衬可能出现炎症。
治疗
使用各种常规蠕虫剂就可治愈鞭虫病。这些方案通常也设计用来治疗其它肠道寄生虫,包括蛔虫、钩虫和绦虫。在诊断出患有鞭虫病后,需要进行一系列治疗(根据使用的蠕虫剂而言,治疗期为数天至数周)。治疗后,应当再次进行粪便检查,确认该动物是否不再排出虫卵。如果初次治疗之后没有进行常规的鞭虫检查,即便完成所有治疗,一些患病宠物仍有可能再次出现感染症状。另外,如果感染的宠物跟其他宠物或儿童一起生活,应当对所有的动物进行检查,对感染的动物进行治疗,以防止这种寄生虫在同居宠物和/或儿童之间相互传染。这种寄生虫有时可感染人。这种感染通常没有症状,但偶尔也可能引起胃肠道疾病。